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资讯工业设备正文

安徽青阳木镇“无中生有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6-01-14 浏览次数:255
安徽青阳木镇“无中生有”

一个地方的工业发展,往往依托和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,这似乎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定论。

  然而,上世纪90年代以来,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交通优势的青阳县木镇镇却是一个例外:她通过20多年的创业和创新,“无中生有”崛起铸造业,实现了由农业大镇向工业强镇的华丽转身,成为远近闻名的“安徽省钢机械产业集群专业镇”。

  12月12日上午,位于青阳县木镇工业园区的丰瑞公司生产车间繁忙而有序,这家以生产精密铸锻产品为主的企业,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以来,已实现产值5000余万元,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,可实现年产值5.4亿元。“我们之所以选择木镇,主要是因为这里既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,也有生产熟练的技术工人,产销都不用愁。”

  这位被高薪聘请的公司董事、总经理吕晖,是一位法籍华人。在他看来,跟一些资源丰富的区域相比,木镇铸造业最初的发展显得先天不足,从某种程度上讲,她的蓬勃发展是锻造业内的一个另类。

  吕晖口中的“另类”所在地木镇,23年前,和其他许多乡镇一样,是个典型的农业大镇,全镇几乎没有一家工业企业。

  “上世纪90年代初,全国各地农村掀起兴办乡镇企业的热潮,为木镇工业破题创造了外部条件。”作为木镇工业发展的参与者,说起铸造业的发展历史,今年73岁的吴金福如数家珍。1991年,当时作为竹阳乡(后并入木镇)经委副主任的他,随团到浙江和江苏等地考察,当看到浙江永康家家户户搞铸造时,乡主要负责人萌生了创办铸造企业的念头,并任命吴金福为筹办企业主要负责人。

  对于这样一个“两头在外”、“无中生有”的产业,创业之初困难可想而知。“当时不但专业人才缺乏、交通条件恶劣,而且产业定位模糊,当我们用高薪把技术工人请来后,生产什么样的产品、市场前景如何都是一个未知数。”谈到创业的艰难,吴金福至今心有余悸。经过多方的努力,1992年6月1日,木镇历史上第一家铸造企业、第一家工业企业——青阳县竹阳铸造厂正式成立,开始专门为芜湖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缝纫机小配件。

  “从1992年担任竹阳铸造厂首任厂长,到1997年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革,我先后担任三任厂长,竹阳铸造厂不仅为木镇工业发展带来了机遇,而且也为锻造业的兴起培养了人才。”

  吴金福说,企业改制后,竹阳铸造厂的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大多自立门户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木镇从事铸造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技术骨干85%以上来自竹阳铸造厂,全镇专门从事铸造的大小企业有20余家,带动周边3000余人就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天平机械、永恒机械、光大铸造、雄伟泵阀、九华矿机、九华新材料等6家。

  创办于2000年的天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,前身是青阳县天平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,成立于1988年,主要生产建筑装饰系列铸造栏杆。如今这家以铸造生产及金加工成品为主的企业,已经成为中国叉车行业排头兵——杭叉、合力两大集团的主要供应商之一,同时也是国内传感器制造龙头企业——宁波柯力电器的主要合作伙伴。目前企业秤重传感器底座全国市场占有率超过80%,叉车桥市场占有率达30%。

  “竹阳铸造厂是木镇艰苦创业的结果,我们应该紧跟市场,坚持转型发展,使木镇铸造业更加发扬光大。”据总经理冯光明介绍,天平机械公司通过技改扩大规模,实现了两次大的转型升级:第一次转型是由人工造型提升到机械化造型,使生产效率提高2倍、用工减少了一半;第二次转型是由机械化造型提升到自动化造型,使用工再次减少近九成,劳动生产率大为提高。今年1-11月份,公司销售收入达到1.4亿元,同比增加35%。

  一枝独秀不是春,百花齐放春满园。历经22年的持续发展和市场洗礼,木镇铸造企业由少到多,一大批企业实现了“强筋壮骨”,成功转型升级,铸造业已成为木镇支柱产业和财税主要来源。截至目前,全镇共有机械铸造加工企业58家,年产值达16亿元,并先后荣获“安徽省钢铁铸件机械产业集群专业镇”、“中国产业集群经济示范镇”和“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”。

  “铸造业对木镇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繁荣居功至伟,但目前龙头企业依然不多,产品技术含量偏低,要真正实现铸造业集群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”木镇党委书记汤礼华坦言,木镇将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招商等措施,引导企业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工夫、在重点装备和关键技术突破上下力气,促进铸造和锻造特色产品在木镇聚集,成为全省最重要的钢铁铸件机械产业基地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